行走江湖名號很重要,不管是真名假名,求的就是一個響亮。在早期的德撲圈,如果沒有一個外號,根本就不算一個真正的德州撲克玩家。這個習慣是從西部老槍手那繼承過來的,他們製造了一個個令人恐懼或敬畏的傳說,為自己贏得了響亮的名號。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些著名的外號,它們貫穿了整個德州撲克的歷史。有些暱稱非常有意義,有些人遵循舊的規則,有些則是非常奇怪。

行走江湖名號很重要,不管是真名假名,求的就是一個響亮。

敵我相對互報名號,一方說:「在下混元霹靂手成昆」,而另一方:「在下曾阿牛」,任你武功蓋世,這氣勢就先弱了三分。

當然,在德州撲克界也是如此,在早期的德撲圈,如果沒有一個外號,根本就不算一個真正的德州撲克玩家。這個習慣是從西部老槍手那繼承過來的,他們製造了一個個令人恐懼或敬畏的傳說,為自己贏得了響亮的名號。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些著名的外號,它們貫穿了整個德州撲克的歷史。有些暱稱非常有意義、有些人遵循舊的規則、有些則是非常奇怪。

  


在早期有組織的撲克時代(美國西部全盛時期大約100年之後),世界撲克系列賽引入了大型撲克錦標賽的概念,選手的綽號通常來自他的家鄉、職業或長相。其中以玩家的國家、州或鎮的名字作為外號是最常見的。

 

你幾乎可以通過撲克暱稱來游歷整個北美,從加拿大最北部的「育空」布拉德·布斯(Brad Booth),到「明尼阿波利斯」吉姆·米漢(Jim Meehan)和「阿克倫」的約翰·法蘭西斯(John Francis),再到「俄克拉荷馬」的約翰尼·黑爾(Johnny Hale)、「邁阿密」的約翰·瑟努托(John Cernuto)、「塔霍」霍華德·安德魯(Howard Tahoe)和「好萊塢」弗蘭克·亨德森(Frank Henderson)。

 

此外,如果你來自美國以外的國家,當你在牌桌上流露出獨特的口音或是習慣時,準備好被你的祖國認出來。只要問問「飛翔的荷蘭人」馬塞爾·魯斯克(Marcel Luske)、「丹麥巨人」格斯·漢森(Gus Hansen)和帕特里克·安東尼烏斯(Patrik Antonius)就知道了,後者在他職業生涯的早期被稱為“芬蘭人”。此時,「希臘人」尼克·丹達洛斯(Nick Dandalos)已經離開了,而「希臘人」吉米·斯奈德(Jimmy Snyder)則是德州撲克界最早的評論員之一。


 

 

2000年代中期的榮景使撲克在全球的電視螢幕上風靡一時,在這期間職業生涯達到頂峰的撲克玩家比其他任何一代都還幸運。他們獲得了贊助合約、出場費和電視直播賽局入場券。作為回報,他們不得不挖掘自己的早年生活,為自己打造一個有趣的背景故事,以扮演一位迷人的電視名人。

 

綽號成為了這個過程的核心,在那個時期,幾乎沒有人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況。有些人在鏡頭出現之前就已經就位了——克里斯·弗格森(Chris Ferguson)曾經扮演「耶穌」、大衛·烏利奧特(David Ulliott)在1997年得到了「章魚」的綽號。

 

菲爾•拉克(Phil Laak)曾經穿著連帽衫和墨鏡,遮住臉部的每一部分,被其他牌手給予「隱士」的綽號。安東尼奧·艾斯凡迪亞里(AntonioEsfandiari)在從伊朗來到美國之前會一些紙牌戲法,於是他獲得了「魔術師」的稱號。




如果你也是德州撲克玩家,你會取什麼 ?

 

在過去15年左右的時間裡,大多數新手都是在網上玩第一次撲克。這意味著,新玩家必須在正確地學習規則之前就想出一個「綽號」——而他們幾乎無法理解這個早期的決定,最終會有多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