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撲克比賽中使用相關輔助判斷工具算不算作弊?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Doug Polk和丹牛去年曾因為比賽中是否能使用「翻前範圍表」的事情吵起來了,丹牛說使用翻前範圍表就像是考試看小抄一樣算作弊,Doug Polk說這個是基於客觀事實允許存在的事物不算作弊,兩人為此吵得不可開交。那麼我們就來討論這個問題:「在比賽中使用類似於翻前範圍表算不算作弊?」


「試想一下這種情況:

兩個頂尖玩家在打HU

在線上隨機发牌的情況下,兩名玩家都使用了GTO翻牌前圖表

那麽這個HU打起來就會是照本宣科,每個人都照著軟體上的給出的範圍和方案來打比賽,這不是撲克應該有的魅力。」


— Daniel Negreanu (@RealKidPoker) October 8, 2020


       這裡又產生了一個問題,照本宣科就一定是作弊嗎?我們換個例子來說,我們在學習撲克的時候都會看很多策略書,用很多軟體,相信很多策略書軟體上也都會講到各個位置的起手牌範圍及3b範圍。你通過鑽研學到的知識,將來運用在打比賽的策略之中,那麽這些本就屬於你的知識,運用在比賽中,算作弊嗎?不能吧!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像這樣的知識,只是一種輔助學習參考工具。


       但是,如果你在牌桌上遇到新的狀況,超出你原本知識範圍內的情況,有人這時候告訴你應該怎麽打的時候,這個算作弊嗎?!很明顯,算!就像我們學生時期的考試一樣,如果這道題超出了你的認知範圍做不出來的時候,有人給你正確答案,那這就是作弊!那麽這樣的行為就是不被允許的行為。

 


▲你會在打牌的時候放這樣一張這樣牌局結果在旁邊嗎?



       撲克遊戲本身就是一場競技博弈,很多時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就像上述所說的,你通過努力研究而學到的知識只能作為參考範本,並不能作為標準答案,更多時候你還是要根據場上的變化以及你的經驗來制定你的遊戲策略,過分依賴輔助工具的話,在遊戲中你是走不長遠。


舉個例子:


如果有人打得很鬆,那麽你可以用更寬的範圍來對付他們,但是如果你堅持用自己根據書上或者軟體上的標準範圍,你可能就會失去這些價值。


再舉另一個ICM的例子:


       以下這張表格是總結在MTT同一階段從MP3位置開始的12BB shove範圍,唯一不同的是級別的大小,但還是能看得出來範圍2和範圍3差別還是很大的,你又怎麽去定義哪個是準確答案呢?


 


如果沒有好的翻牌後技巧,使用翻牌前範圍表也是沒有用的

       丹牛其實很大程度上說的是對的,像翻牌前範圍表這樣的軟體,可能對於某些人來說這是個好東西,像是那些玩多桌的選手,這個東西對他們來說可能很有用;但是多數情況下,翻牌前範圍表都是以一種輔助記憶的形式存在,它自身並不能給你帶來任何有價值的訊息,也不會告訴你面對牌局時的標準答案。就像HUD對玩家沒有真正的幫助一樣,只是降低了玩家在多桌遊戲中的優勢損失。



▲你會在打牌的時候放這樣一張範圍表在旁邊嗎?



翻後的打法才是考驗牌手技術的時候

       假設我們使用翻牌前範圍表,把翻前打得近乎完美,可翻後該怎麽辦呢?翻後才是考驗選手技術的時候,要不然我們怎麽會評價一個人說「這個人翻後打不好or打得好」呢?!與翻後技術相比,翻牌前範圍表這樣淺顯的知識其實放在整個牌局中,佔得比例是極小的,你翻前有完美的技術,翻後技術跟不上,也不行。


       綜觀以上,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不要太看重像翻牌前範圍表這樣的輔助工具,它們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幫你解決了很多需要動腦的地方,但是想要贏得比賽贏下牌局,還是要靠自己多動腦思考、多累積經驗,別人告訴你的正確打法算作弊,但如果你自己就知道正確打法,那就是你的本事。



<本文內容來源:中撲網>